当前位置:首页 > 瓷器 > 釉色 > 珐琅彩 > 珐琅彩
清晚期掐丝珐琅团花纹菱花式火锅档案
时间:Oct 19人围观
本文是关于清晚期掐丝珐琅团花纹菱花式火锅的藏品赏析和鉴宝档案,包括和藏品相关的掐丝珐琅,珐琅,团花,錾刻,千叟宴等扩展内容,还包括藏品的高清图片,工艺,材质,来源,尺寸和详细介绍。
藏品名称:清晚期掐丝珐琅团花纹菱花式火锅
所在藏馆:北京故宫
估价价格:馆藏文物,暂无估价。
文物来源:清宫旧藏。
文物类别:珐琅
藏品年代:清晚期
材质:掐丝珐琅
功能:火锅
款识:无
尺寸:高19厘米,口径21厘米,足径15厘米
清晚期掐丝珐琅团花纹菱花式火锅档案:
火锅为菱花形,圈足,上附錾刻镀金的提手和螭耳。蓝色地锅身上饰红、黄、蓝、白等色团花纹,漫撒周身,疏朗而隽秀。
涮火锅,是中国人独创的美食,历史悠久。据考证,东汉墓出土的镬斗即为火锅。至清代,火锅不仅在民间盛行,而且成了一道著名的宫廷菜。清乾隆皇帝吃火锅成癖,相传,他曾在宫中大摆千叟宴,全席共上火锅1550多个,应邀品尝者达5000余人,成为历史上最有名的一次火锅盛宴。慈禧太后也很喜欢吃火锅,火锅是她冬日里经常享用的美食。
因铜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所以自古以来火锅以铜质为主,但在清代宫廷,也有少量的珐琅、瓷器、银质的火锅,这些丰富的饮食器具无不体现着宫廷生活的奢华与精致。
多个图片:
扩展阅读:
掐丝珐琅:俗称“景泰蓝”。以红铜作胎,将很细的铜扁丝掐成花纹后用药焊于器表,再以随类附彩的方法将珐琅釉料填进丝间,经焙烧、打磨、镀金而成。
珐琅:珐琅,又称“佛郎”“法蓝”“琺瑯”,是一外来语的音译词。珐琅的基本成分为石英、长石、硼砂和氟化物,与陶瓷釉、琉璃、玻璃(料)同属硅酸盐类物质。中国古代习惯将附着在陶或瓷胎表面的称“釉”;附着在建筑瓦件上的称“琉璃”;而附着在金属表面上的则称为“珐琅”。金属胎珐琅器则依据在制作过程中具体加工工艺的不同,可分为掐丝珐琅器、錾胎珐琅器、画珐琅器和透明珐琅器等几个品种。
团花:中国传统纹饰之一。凡呈圆形的图案谓团花,常见的有团龙、团鹤、团螭、团花蝶等。
錾刻:金属工艺的一种。即用工具剔除地纹,使纹饰轮廓线凸起。錾金工艺技法早在商代就已出现,到清代,被广泛地运用于各种金属工艺品上。
千叟宴:千叟宴是清代宫廷中举行的规模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盛宴,始于康熙时期,盛于乾隆朝,嘉庆朝以后不再举行。康熙五十二年是康熙皇帝六旬万寿,在畅春园分别宴请了65岁以上的现任和休致的满蒙汉大臣、兵丁等两千多人。康熙六十一年正月,再次召65岁以上满蒙汉大臣及百姓等1020人,赐宴于乾清宫前。宴间,康熙帝与满汉大臣作诗纪盛,名《千叟宴诗》,“千叟宴”始成名。乾隆年间,曾两度于乾清宫举行千叟宴,规模更为宏大,与宴者竟达3000人。千叟宴的举行,反映了清代所提倡的“养老尊贤”、“八孝出悌”和优老政策,是清统治者在政治上笼络民心,有维护朝廷统治的作用。
上述就是关于清晚期掐丝珐琅团花纹菱花式火锅的详细介绍,使用“鉴宝档案”网站的顶部搜索功能可以查询到更多类似文物、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