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瓷器 > 釉色 > 珐琅彩 > 珐琅彩

清嘉庆画珐琅花卉纹执壶档案

时间:Mar 03人围观

本文是关于清嘉庆画珐琅花卉纹执壶的藏品赏析和鉴宝档案,包括和藏品相关的画珐琅,珐琅,花卉,执壶,勾莲,红釉等扩展内容,还包括藏品的高清图片,工艺,材质,来源,尺寸和详细介绍。

清嘉庆画珐琅花卉纹执壶

藏品名称:清嘉庆画珐琅花卉纹执壶

所在藏馆:北京故宫

估价价格:馆藏文物,暂无估价。

文物来源:清宫旧藏。

文物类别:珐琅

藏品年代:清嘉庆

材质:画珐琅

功能:执壶

款识:嘉庆年制

尺寸:口径4.4厘米,底径7.1厘米,高23.9厘米

清嘉庆画珐琅花卉纹执壶档案

壶铜胎镀金,长颈,垂腹,高流,环形如意头执柄,圈足外撇。盖纽及流、柄均为铜镀金。通体施黄色珐琅釉为地,盖饰牡丹纹,颈饰彩色勾莲花卉四朵,肩饰蓝色釉垂云纹,腹饰彩色牡丹纹,足饰蓝红釉垂叶纹。足内白釉,蓝色双栏方框内署“嘉庆年制”楷书款。

此执壶为清宫造办处珐琅作造,故宫藏品中仅有两件嘉庆款画珐琅器,此为其中之一。其造型典雅,制作精细,釉色滋润,是嘉庆早期画珐琅器中的代表作,工艺上还保持着乾隆时期的水平。

扩展阅读:

画珐琅:金属胎珐琅工艺之一。作法是先在红铜胎上涂白珐琅,入窑烧结后,在其平滑的表面以各色珐琅料及金绘画图案,再经焙烧而成。这种工艺晚于錾胎和掐丝珐琅,是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在欧洲画珐琅工艺的影响下烧制成功的。

珐琅:珐琅,又称“佛郎”“法蓝”“琺瑯”,是一外来语的音译词。珐琅的基本成分为石英、长石、硼砂和氟化物,与陶瓷釉、琉璃、玻璃(料)同属硅酸盐类物质。中国古代习惯将附着在陶或瓷胎表面的称“釉”;附着在建筑瓦件上的称“琉璃”;而附着在金属表面上的则称为“珐琅”。金属胎珐琅器则依据在制作过程中具体加工工艺的不同,可分为掐丝珐琅器、錾胎珐琅器、画珐琅器和透明珐琅器等几个品种。

花卉:古建筑彩画绘画的一种题材。清代中期之前多画绿叶子花卉,清代晚期画黑叶子花卉。

执壶:一种酒器。最早为瓷质的,出现于中唐时,当时称注子。唐代执壶硕腹,喇叭口,短嘴,壶的重心在下部。后壶体渐瘦长,重心向上提,五代至宋时壶体多为瓜棱式,往往与注碗成套使用。从元代开始,执壶的壶体呈玉壶春瓶式,壶流弯曲而细长,景德镇窑与龙泉窑都有烧制。明清时期,形式变化不大,并开始出现玉、珐琅、金银等质地的执壶。

勾莲:景德镇窑生产的明清瓷器上经常采用的一种图案。常见于青花、彩瓷上,是把单独的花朵以勾线连结起来,构成具有多变的形式活泼或具图案效果的纹饰。

红釉:颜色釉品种之一。其以铜为呈色剂,经还原焰高温一次烧成。红釉于北宋初年已出现,但呈色不太稳定。真正纯正、釉色稳定的红釉是景德镇窑在明初创烧的鲜红釉。嘉靖年间又创烧以铁为呈色剂的矾红釉。铜红釉为高温釉,铁红釉为低温釉。高温红釉种类很多,按色泽分别称宝石红、霁红、豇豆红、郎窑红。如按其发展状况,则永乐鲜红、宣德宝石红、嘉靖矾红、康熙的郎窑红和豇豆红较为著名。

上述就是关于清嘉庆画珐琅花卉纹执壶的详细介绍,使用“鉴宝档案”网站的顶部搜索功能可以查询到更多类似文物、藏品。

扩展阅读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