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瓷器 > 釉色 > 粉彩 > 粉彩
清同治黄地粉彩五福捧寿纹奓斗档案
时间:Jun 08人围观
本文是关于清同治黄地粉彩五福捧寿纹奓斗的藏品赏析和鉴宝档案,包括和藏品相关的奓斗,粉彩,黄釉,五蝠,御窑厂等扩展内容,还包括藏品的高清图片,工艺,材质,来源,尺寸和详细介绍。
藏品名称:清同治黄地粉彩五福捧寿纹奓斗
所在藏馆:北京故宫
估价价格:馆藏文物,暂无估价。
文物来源:清宫旧藏。
文物类别:陶瓷
藏品年代:清同治
材质:黄地粉彩
功能:奓斗
款识:同治年制
尺寸:高8.9厘米,口径8.7厘米,足径5.1厘米
清同治黄地粉彩五福捧寿纹奓斗档案:
敞口,圆腹,圈足。造型端庄小巧。内施白釉,外通体黄釉色地上,彩绘各种云蝠纹,间插团“寿”字,口沿、腰部及近底处饰金彩一周。底白釉红彩书“同治年制”4字楷书款。
此器造型小巧秀美,黄釉釉面莹润。“寿”字纹每周排列4字,每字外环绕5云蝠纹,寓意“五蝠(福)捧寿”。该器是同治时期御窑厂为慈禧太后祝寿所订烧的瓷器之一。
图片内容:清同治黄地粉彩五福捧寿纹奓斗底款
扩展阅读:
奓斗:奓斗,卫生用器,最早可能追到汉代。元代文献“吐盂”与“吐壶”同见,奓斗或指吐盂。
粉彩:釉上彩品种之一。与五彩相对而言,故亦称软彩。创烧于康熙晚期,成熟于雍正、乾隆两代。粉彩在彩绘中以渲染表现明暗,使每一种颜色都有不同层次的变化。《饮流斋说瓷》中说“软彩又名粉彩,谓彩色稍淡,有粉匀之也,硬彩华贵而深凝,粉彩艳丽而清逸。”粉彩的施绘工艺是先用含砷的“玻璃白”打底;彩料有用芸香油调合。乾隆时的清宫档案对粉彩则称之为“洋彩”。
黄釉:低温黄釉瓷器创烧于明洪武时的景德镇官窑,以后各朝多有烧造。以“黄”与“皇”谐音,故以黄色象征皇家的尊贵,黄色瓷器亦只限于御用。黄釉瓷器均采用两次烧成,即先高温烧成涩胎或素白瓷,然后施黄釉,再入窑经850-900℃烘烧而成。由于黄釉瓷器常以浇釉法施釉,故有“浇黄”之称。对于颜色娇嫩如鸡油者,人们又称之为“娇黄”或“鸡油黄”。统观历史上的黄釉瓷器,以明弘治朝之产品最受称道,被视为黄釉瓷器的典范。其釉面光洁,釉色浅淡娇嫩。从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诸多弘治黄釉瓷器来看,其呈色几无差异,表明当时黄釉瓷器烧造技术之娴熟。
五蝠:五蝠,即五福。明朝刘三吾等奉敕撰《书传会选》卷四云:五福者,“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修好德,五曰考终命。”注云:“人有寿而后能享诸福,故寿先之,富者有廪禄也,康宁者无患难也,修好德者乐其道也,考终命者顺其正也。以王道言之,寿者尊贤养老也,富者利用厚生也,康宁者老安少怀也,修好德者任贤使能也,考终命者封谥如法送之以礼也,以福之急缓为先后。”五蝠捧寿为古代祝寿的常用题材。
御窑厂:明清两代的官窑,专门烧造宫廷用瓷,也包括朝廷对内外的赏赐和交换品。景德镇御窑厂始建于明代洪武二年(1369年),初设时有窑20座,宣德年间增至58座。厂内分工计23作,以封建的超经济强制为前提,采用协作形式进行生产。由于御窑厂集中了优秀的制瓷工匠,并可以不计工本地提高质量和创新品种,客观上促进了制瓷技术的进步和整个瓷业的发展。
上述就是关于清同治黄地粉彩五福捧寿纹奓斗的详细介绍,使用“鉴宝档案”网站的顶部搜索功能可以查询到更多类似文物、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