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宝档案 > 国宝档案

20041123国宝档案视频和笔记:曾侯乙编钟(中),黄翔鹏,双音钟

时间:Mar 30人围观

本页提供2004年11月23日cctv4国宝档案视频和要点笔记,主题是曾侯乙编钟(中),主要介绍有关曾侯乙编钟再发声音的经过等内容。鉴宝档案提供国宝档案节目视频全集的在线观看、主要内容介绍(节目要点文字笔记)和图片预览等内容。

本期《国宝档案》节目特邀收藏鉴赏专家是:冯光生

上期我们介绍了曾侯乙编钟的出土情况。

经历了千年,曾侯乙编钟还能发出声音吗?

专家试敲之后,黄翔鹏惊喜的发现,这是双音钟。

什么是双音钟呢?是指一个钟能发出两个乐音,即编钟的口沿正中隧部可以敲出一个乐音,编钟的口沿两旁侧敲部也能敲出一个乐音,而这两个音又是小三度的关系。侧鼓音比隧音高出一个小三度。

曾侯乙编钟

在1977年,也就是曾侯乙编钟出土的前一年,黄翔鹏曾做过一个关于先秦音乐文物的测音调查,写了一篇题为《新石器和青铜时代的已知音响资料与我国音阶发展史问题》的文章。

他在文章中说,先秦以前的古代乐师就已经掌握了一钟双音的操作模式。

这个观点一经提出,在学术界引起轩然大波,一些音乐学家怀疑黄翔鹏调查和测音的可靠性。

他们说,编钟是体鸣乐器,靠板震动发音,一个物体怎么能够发出两个不同频率的乐音呢?

黄翔鹏的这篇文章在1978年5月在《音乐论丛》上发表,却只有上半部分,而富有争议的下半部分,也就是讲一钟双音的部分被枪毙了,原因是没有实物作为可靠的例子。

现在好了,编钟出现了,还能敲响,证实了黄翔鹏的理论。

经过黄翔鹏等六位专家的测音分析,最终认定,全套编钟音域宽广,和现代钢琴音域差不多,假如各组钟配合演奏,一定能发出奇妙的类似交响乐的声音。

考古者将全套编钟在当地一个礼堂内重新架设完成,准备尝试敲击和演奏,从若干件金属锤及陪葬礼的数量来看,他们推测出,至少要五个人演奏才行。

后来又清理出土了6个T字形木槌,2根长圆木棒,在2400年以后,木槌和木棒的顶端还有摩擦过的痕迹,就像刚刚使用过一样。

T字形木槌出土于钟架旁边,应该是敲击中上层各组钟的演奏工具,但是下层的甬钟用什么来敲引起了争议。

有人认为可以用钟架内侧斜靠着的两根长圆木棒,有人投反对票,怕把编钟给敲坏了。

最终,大家从鸳鸯形漆盒的两幅彩绘图上找到了答案。因为下层的钟体特别大,如果不用这种大棒撞击的话,就难以激发整个钟体的共振,从而得不到理想的音响效果。

而且,彩绘图上还有乐手正在敲击编钟的体态,于是,大家得到了演奏的启发。

1978年8月1日,在炮兵大礼堂,考古学家,音乐学家及炮兵宣传队的部分人员组成的临时演奏组奏响了曾侯乙编钟。

首先演奏的是《东方红》,大家都没有想到,2400年前的乐器竟然能奏出现在的音乐。

人们有了大胆的想法,那就是复制编钟,让更多的人欣赏到它的魅力。

请看下期。

20041123国宝档案视频和笔记:曾侯乙编钟(中),黄翔鹏,双音钟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