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家具 > 家具

明紫檀边座百宝嵌戏狮图插屏档案

时间:Feb 23人围观

本文是关于明紫檀边座百宝嵌戏狮图插屏的藏品赏析和鉴宝档案,包括和藏品相关的百宝嵌,插屏,紫檀木,站牙,抱鼓墩,抱鼓,螺钿,镶嵌,绦环,绦环板,壸门,披水牙,披水牙子,牙子等扩展内容,还包括藏品的高清图片,工艺,材质,来源,尺寸和详细介绍。

明紫檀边座百宝嵌戏狮图插屏

藏品名称:明紫檀边座百宝嵌戏狮图插屏 

所在藏馆:北京故宫

估价价格:馆藏文物,暂无估价。

文物来源:清宫旧藏。

文物类别:家具

藏品年代:明

材质:紫檀边座百宝嵌

功能:插屏

款识:无

尺寸:横19.5厘米,纵11厘米,通高27.5厘米

明紫檀边座百宝嵌戏狮图插屏档案

插屏紫檀木质,由屏心、站牙、抱鼓墩组成。屏心两面皆在紫檀木上以螺钿、青金石、椰壳等为原料镶嵌图案,一面为梅花图,一面为番人戏狮图。绦环板处开菱形透孔,壸门式披水牙子,如意头式抱鼓墩。此插屏小巧玲珑,做工精湛,装饰华美,是一件精美的明式家具。

紫檀边座百宝嵌戏狮图插屏另面

图片内容:紫檀边座百宝嵌戏狮图插屏另面 

扩展阅读:

百宝嵌:一种工艺名称。系用各种珍贵材料如翡翠、玛瑙、珊瑚、青金、象牙、松石等制成各种浮雕形象,镶嵌于木或漆器之上,其作大如屏风、书柜,小如笔筒、砚盒,色彩艳丽、构图精美。明嘉靖时扬州有周翥擅长此技,钱泳《履园丛话》云:“周制之法,惟扬州有之。明末有姓周者,始创此法,故名周制。”清乾隆时期有王国琛、卢映之,其后又有卢葵生等名家辈出,其作品名噪一时。

插屏:插屏属于带座屏风的一种,通常由屏框、屏心、站牙、立柱、绦环板和抱鼓墩组成。插屏的屏心分为正面和背面,正面多用木雕镶嵌、牙雕镶嵌、髹漆描金等装饰手法刻画山水、人物、风景等内容,极为美观,背面一般镶嵌诗句,或为素板。这种屏风在明清两代风行一时,在清宫帝王和后妃的寝宫中随处可见。

紫檀木:紫檀木是世界上最名贵的木材之一,主要产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广东、云南等地有少量出产。其木质坚硬,体重,入水即沉,没有疤痕,呈紫黑色。紫檀木生长缓慢,非数百年不能成材,故极珍贵。紫檀木的纹理纤细浮动,变化无穷,其色调深沉,显得稳重、大方、美观。《博物要览》称:“新者色红,旧者色紫,有蟹爪纹,新者以水浸之,可染物。”我国古代使用紫檀木制作器物历史悠久,东汉末年已见于记载,唐代宫廷中亦有使用紫檀木的记载。至明代,紫檀木更是受到皇家的宠爱。清代,紫檀木大量进入宫廷中,为内务府造办处用于制作清宫家具及文玩之器的必备材料,同时一些富商大贾之家也多使用名贵的紫檀木制造家具及生活用品。

站牙:家具的构件,多见于带座的屏风上,位于立柱前后及两侧,用以托夹立柱。

抱鼓墩:底座的底墩之上立柱两旁抵夹站牙的鼓形装饰,俗称“抱鼓墩”。

抱鼓:明清家具部件名称。屏风、衣架等立柱下着地的墩木,其着地部分常雕成鼓状物,用以加强站牙,抵夹立柱。

螺钿:中国传统装饰工艺之一,即指将螺、贝、蚌等软体动物的体壳加工成薄片,刻划并拼组成花草、人物、鸟兽等纹样,镶嵌于漆、木等器物表面的装饰技法,也作“螺甸”、“螺蜔”、“螺填”、“陷蚌”等。其起源甚早,在陕西、河南、北京等地发掘的西周墓葬里都出土过镶嵌蚌泡的漆器,有的学者认为这就是螺钿工艺的滥觞,目前所见比较成熟的螺钿器物是出土于唐墓内的漆背螺钿铜镜和收藏在日本奈良正仓院的螺钿玳瑁八角盒、螺钿紫檀琵琶等。宋代的螺钿器物比较普遍,《髹饰录》所记的“壳片古者厚而今者渐薄”的薄螺钿(或称软螺钿)工艺,一般认为就是在此时开始出现,并逐渐占据主流位置,同时厚螺钿(或称硬螺钿)工艺也并未消失,在大型家具的装饰中还形成独特风格。元明时期,螺钿工艺所使用的贝壳品种更为丰富,加工更为精细,发展出加彩漆、描金、金箔、金银嵌错和加“沙”(即撒壳屑)等辅助手法,创造出五色斑斓的效果,正如《髹饰录》所言:“百般文图,点、扶、钩、条,总以精细密致如画为妙。”至17世纪,螺钿工艺达到高峰,产生了江西吉安等主要产地,涌现出江千里、方信川等著名匠人。入清后,薄螺钿工艺进一步向轻巧细致发展,受嵌器物的材质也趋于多样,除漆、木外,玉石、象牙、金属等都有嵌螺钿装饰的实例。清中期以后,螺钿作为百宝嵌工艺中诸多镶嵌材料的一种,往往与宝石、玉翠、象牙等共同出现,单独的螺钿器反而少见了。清代螺钿工艺产地可能集中在扬州、广州等地,内廷造办处也能制作,名匠见诸记载的则有王国深、卢映之、卢葵生等人。

镶嵌:我国古代金工传统工艺之一。铸造铜器时,在需镶嵌部位表面铸成线槽,将松石、红铜片或金银丝、片嵌入凹槽,再打磨平滑。镶嵌工艺始于二里头文化时期,在春秋时期较盛行。

绦环:在家具的板心或其它构件上浮雕或彩绘方形或圆形的绦线,称为绦环。

绦环板:传统家具上的一种构件,常用于柜门的板心,屏风的上眉板、腰板和下裙板上。其作法是沿边框里侧于板心浮雕一周突起的棱线,并保持与边框平行。突起的线纹由于四角相连成方环状,犹如衣服上的绦边,故曰“绦环板”。

壸门:宫内小巷道称壸(音捆),此处为家具术语之一。通常在横牙正中开一尖口,再向两侧曲线延伸与竖向牙条相交,此种作法称为劵口;如果牙条四面相交,则每面正中均开尖口,此种作法称为圈口;如果只有一面横牙条作出壸门装饰,则称为壸门牙子。

披水牙:插屏底座横梁下向前后斜披的两道牙子称“披水牙”。前后各一,侧面呈八字形。

披水牙子:明清家具术语,亦称“勒水牙子”。牙条的一种,主要指屏风设于两脚与屏座横档之间呈斜坡状的长条花牙。言其像古代墙头上斜面砌砖的披水。

牙子:一般指设置在桌案的面框或束腰下、连接于两腿之间的部件。设于其它部位的则常称牙条。

上述就是关于明紫檀边座百宝嵌戏狮图插屏的详细介绍,使用“鉴宝档案”网站的顶部搜索功能可以查询到更多类似文物、藏品。

扩展阅读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