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收藏家 > 马未都 > 马未都博客 > 马未都博客
马未都博客文章第586篇:中国印
时间:Sep 11人围观
《奥运会的文化遗憾》为一组五篇小文,依次为《中国印》、《大画轴》、《击缶》、《活字》、《口号》。此为第一篇。补充一句,我对奥运会的全体工作者充满敬意。
今天是奥运会开幕两周年。两年前此时的中国人处于亢奋状态,欢呼这一举世瞩目的时刻到来。的确,炫丽耀眼的开幕式让国人扬了眉吐了气,让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
很多遗憾之事当时说是不合时宜的,如果强说可能会被淹没在纵情的唾液之中;再过几年说又恐记忆消失,多数人会不知所云;那么,只有趁着我们冷静下来,还有记忆的时候回顾一下。
先说中国印。中国印作为奥运会的标识广为传播。以白文(阴文)形式将中国文化中印章手段介绍给外国人,告知他们我们有这样一种文化形式——印章,几千年来精神上以此为信,物质上以此为凭。
据官方的介绍,这是一个“京”字,含义是舞动的北京。让不懂汉字的外国人和不懂篆字的中国人看这字确实如一个舞动红绸的小人,灵动美丽。
很可惜这让人理解上会发生歧义。以篆书而论,这个字明白无误地是个“文”字,可以归为小篆。秦始皇统一中国,由李斯书小篆统一文字,就是为了举国容易辨识,尽管我们今天离篆书较远,但认识中国字的人稍加训练,认识篆书并不难。
中国书体均有法则。篆书无论如何篆,它的笔划亦不可违背法则,就连九叠篆亦是如此。“京”字口部一定独立,小部一定三笔;而“文”字下部一定交叉,谁写也要遵循这一法则,逾越即视为错字。
我当时就想,这么多文字专家为何不指出这一错误?按理说,这类标识不应存在歧义。就算图形已被注册,更改太难,也可将其解释灵活地改为“舞动的文化”,以解燃眉。
201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