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钱币 > 钱币
春秋战国时期钱币-铜质钱币
时间:Sep 03人围观
铜质钱币是春秋战国时期使用最为普及、流通最为广泛的钱币,根据其不同的形制,大致可以分为布币、刀币、圆钱、铜贝四大类。
布币
在商代后期及西周时朗,开始出现一种以古代农具“钱”的样式为形制的钱币,只是在当时还不普及,使用较少。到春秋战国时期,这种似铲形的钱币已大量铸造井广泛使用,称之为布币。而“钱”这种农具到了汉代改称作“挑”或“齿”,不再称作“钱”,但钱这个字却流传下来,成为以后专指各种货币的专用名称了。
为什么称这种铲形的铸币为“布币”呢?有两种不同的说法。
一种认为在此以前,人们曾以麻布作为交换媒介,因此就出于习惯将这种新出的铸币称为“布币”;另一种认为这种新出的铸币形似农具“钱”、“镈”的形状,而“镈”与布是同音假借字,所以称“布币”。
布币又分为两大类型。
一种为空首布,体形较大,器部中空,所谓“空首”即指此而言,又称之为“铲币”。这是布币的前期形式,从农具钱、爰演化而来的痕迹还非常明显,有些上面有文字,有的则没有。根据形制上的某些差别,这类空首布又可细分为平肩弧足布、耸肩尖足布。削肩弧足布等多种。
据专家研究,这类布币主要为东周王室以及晋、郑、卫、宋等国铸造使用的,流通时间较长,大致从春秋时期一直延续到战国中后期。从出土情况看,空首布在解放前就有出土,如1935年在河南汲县一座魏墓中,就出土有600多件空首布。
建国后,空首布在河南、陕西、山西、河北、北京等地均有出土,但数量都不大。其中比较重要的为1959年山西侯马牛村古城遗址南郊出土的12件耸肩尖足空首布,通高约门厘米,属于春秋晚期铸品,是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布币。同时发现的还有铸造空首布的场址以及泥质的铸范。
布币的另一大类为平首布,是由空首布演化而来,与空首布所不同的是其首部不再有銎,形制仅为一铲状的铜片。根据其形制上的某些差别,平首布又可分为方足、尖足、圆足三大类。方足布:细分为三类,其一为圆肩、方肩方足布,形制大小不一,大者通高约10厘米,小者通高约4厘米,布上多有魏、韩筹城邑名;其二为方足小布,通高约45厘米,布上也多有城邑名,常见的有安阳、平阳、长子、皮氏、马雍、襄垣。高都等,据统计总数达近百个。此类方足布铸造数量很大,流通时间也长;其三力楚布,有专家认为是楚国北部地方性铸布,布身较狭长,又分大小两种,布首均有孔,布上有文宇,但较难辨识,又称之为“殊布”。尖足布:分大小两种,大者通高约8厘米,小者通高约5厘米,布上均铸有地名,常见的有邯郸、晋阳、大阴、武安、西都、武平等,从地名上看,大都属当时的赵国。圆足布:布首、肩、足均呈圆形,又可分为有孔与无孔两种。有孔布在布首及两足端部各有一孔,故又俗称三孔布或三窃布。两种布上均有铸文。
与空首布相比,平首布的出土数量与范围,均大大超过前者。就数量而言,有专家统计,建国后十多年间,有记录可查的出土空首布约为百枚,而平首布仅山西阳高一地就出土有一万三千余枚;就范围言,解放后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河南、内蒙、辽宁、吉林、陕西、江苏、安徽、浙江、山东等地均有各类平首布出土,出土数量多少不一,以山西、河北两省出土数量为多。根据平首布的铸文以及出土范围与数量,专家研究认为其铸行的时间大致在春秋末期或战国初期,一直通行于整个战国时期,主要为魏、赵、晋、燕等国及周王室铸行。
刀币
这是战国时期齐、燕、赵等国铸行的钱币。将其铸成刀形,专家认为可能与这几个国家以前曾以刀作为交换媒介有关。这三国虽都铸行刀币,但形制上都各有其特点。大致说来,齐刀体大厚重,通长一般在18厘米左右,刀上多有“齐法化”、“安阳之法化”、“即墨之法化”等铸文。这里“化”即为“货”之古文,“法”则有“制”的意思,“法化”也就丛标准铸币的意思。铸造比较精致,大多出土于今山东济南。兖州以东地区,即战国时齐国地区。比较而言,燕刀比齐刀轻小,正面铸有一“明”宇,因此一般又称作“明刀”,通长多在13一15厘米之间。燕刀的出土以河北,辽宁两地为多,北京、天津、内蒙古、吉林、河南、山东甚至陕西等地也有出土。国外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境内也曾有燕刀出土,可见其流通范围之广。另外燕刀出上时常常是成百上千,数量很大,且很多为窖藏。这不仅说明其是一种发行量很大的货币,同时说明当时人对货币的贮藏功能也有了相当的认识。
赵国通行布币,但也兼行刀币,成为刀布并行的国家。赵刀与燕刀很相似,只是刀身稍为挺直,刀面上也铸有城邑名,如邯郸。白人、城柏等。另外还有一种形制较小的直背刀,铸文有蔺、晋阳化、晋阳新化等。赵刀在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均有出土,且常伴有燕刀出土,说明古代燕、赵在地理上很接近,在商业、交通方面关系很密切。
除上述三种刀币外,还有一种尖首刀,通长在15厘米左右,铸文不固定,比较复杂,在河北、山东、辽宁等地有出土。对于这种刀币为何国所铸问题,专家们有不同的看法。多数人认为不易确定,但也有专家指出,尖首刀的出土地点均为占时燕国地区或燕齐、燕赵相邻地区,且常与燕、赵刀币相伴出土,尖首刀的形制与燕刀有密切的关系,据此认为尖首刀是燕国境内少数部族“殷遗”、“夏遗”所铸。它不是燕国政府所铸行的“法定”货币,而是这些部族为适应商业上的需要而自己铸行的货币。
圆钱
主要在秦国铸行,是秦国的铸币形式。基本分两大类,一类为圆形圆孔,这是早期的形制,比较原始;一类为圆形方孔,是在前一类的基础上发展演化而来,比较精致。圆钱的形制大致由古时的纺轮演化而来,就如古玉器壁、环等由纺轮演化而来一样。秦圆钱一般只铸币值而不铸地名,前期的圆形圆孔钱直径3.6-3.7厘米,孔径0.8-0.9厘米,重约14克,背面元文,正面铸有“珠重一两”等文字,因此又称为“一两钱”。后期的圆形方孔钱主要有两种,一种直径3.5厘米左右,方孔宽约1.1-1.6厘米,重约7-7.9克,正面铸有“半两’,背面无文;另一种直经约3厘米,方孔宽约0.7厘米,重约79克,正面铸有“两甾”(即半两或十二钱)。这两种钱可称为“半两型”钱。此外,秦钱中还有方孔小型的“文信”、“长安”圆钱,分别为秦相吕不韦(受封为文信侯)、秦王弟长安君成蛴将军所铸。
除秦国,这时的魏、燕、齐以及周王室也都曾铸行圆钱。魏圆钱形制较大,直径一般在4厘米以上,但穿孔较小,多在0.6厘米左右,正面多铸有地名或其他文字。周所铸圆钱多为圆孔,属圆钱早期形制,大约出现于战国初期,铸有“东周”等文字,山西、河南等地有出土。齐圆钱为圆形方孔,有周郭,根据面文,可分为“益六货”、“益四货”、“益二货”、“益货”四种,在山东济南以东地区多有出土。燕圆钱也为圆形方孔,但无周郭,根据面文可分为“明四”、“明刀”、“一刀”三种(有的专家认为“刀”应作“化”解,对“明”的释文也有不同看法),在辽宁、内蒙古、河北等地有出土,尤以“一刀”的出土数量为多。
除上述圆钱外,在秦统一六国过程中,一些为秦占领的城邑(主要为赵、魏两国的城邑),也曾铸行圆钱,多为圆形圆孔,直径约为3.2-3.6厘米,穿孔较大,约为09-1.4厘米,有的有周郭,有的没有周郭,面文多铸有为秦国占领的赵、魏两国的城邑名。
铜贝
这是一种仿制成贝币形状的铜币。在前面谈贝币时我们曾提到,由于天然贝不易得到,数量有限,故出现了许多用其他材质仿制的贝币。大致在商代末期就已有铜贝出现,这可以1953年出土于河南安阳大司空村商墓的铜贝为证。西周时期铜贝大约已很普遍,尽管没有可靠的出土物以资证明,但从出上的这一时期的青铜器铭文中可以得到印证。春秋战国时的铜贝主要在楚国铸行,又称蚁鼻钱、鬼脸钱,如此称呼是因为其面文看似一只蚂蚁或一张丑怪的面孔。与这一时期其他铜贝,如1961年出土于山西候马上马村春秋时期墓葬的铜贝不一样。楚铜贝面上铸刻有阴文,背面大多是平的,有的向内凹,穿孔一般不透,比较而言是仿贝形的铸币中较进步的一种。其重量有较大的差别,大的约5克多,一般的在3-4.5克之间,个别轻的约25克,通长也不一致,大约在1-2厘米之间。在我国湖北、湖南、江苏、安徽、山东。陕西、河南等地均有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