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钱币 > 钱币
秦以来的金银币有哪些
时间:Sep 07人围观
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金银货币情况,前面已向读者作了介绍,但自秦以来各代,我们主要介绍的是各代方孔圆钱的铸行情况,而没有涉及各代的金银货币情况。这一节我们就专门介绍一下自秦以来我国金银货币的发展使用情况。
金银作为交换媒介物,在我国很早就己出现。春秋战国时期,具有一定形状的金银货币已为人们所使用。秦汉时期,金银的使用相当广泛。秦以黄金为上币,以“镒”为计量单位,每镒约合20两;交易时,大数用金,小数则用钱。汉代沿袭秦制,仍采用金、钱为本位,只是黄金的计量单位由镒改为斤,每斤约合16两。金币的形状,有所谓柿子金、马蹄金、麟趾金之分,此外还有仿铜钱的金五铢。由于以金、钱为本位,这一时期白银的使用就不怎么普遍,较少使用。从隋唐开始,白银的使用逐步超过黄金。唐代白银作为一种货币,根据其形状常称为银饼(圆形)、银笏、银铤(扁平状)或挺(长条棒形),每铤重50两。另外,唐代还曾出现以金银铸制的开元钱。
然而,直到唐代,尽管金银在流通领域中已有使用,但相对而言,铜钱仍是主要的流通货币。而金银一般只作为大额支付手段或作为财富的象征而具有储藏价值,尤其是黄金,更主要是作为赏赐或大宗支付,很少直接流通。后来的情况更是如此。
宋代因白银开采量大增,而使白银的货币职能日益显著,在流通领域中的地位与影响日益加重,不仅官府在交易中大都以白银来支付,在民间也越来越多地使用白银。这时,作为货币流通的白银,仍属一种称量货币,称为银锭。其形状为扁平长形,中间束腰。根据其重量分为大、中、小三种,大者重五十两,中者重二十五两,小者则重十二两半。与宋代并存的金代,初期在用银上受宋代的影响较大,其银锭的形制与重量均与宋代的相似,然其后期用银却有重大变化。金章宗承安二年(1197年)颁令铸造“承安宝货”银锭,从一到十两,共分五等,每两折钱两贯。根据现有出土实物看,重一两的“承安宝货”锭长约43毫米,重40.2克;重一两半的“承安宝货”锭长约48毫米,重59.5克。锭的正面均有刻款,标明年号、重量等。承安宝货的铸行,表明我国古代第一次正式以白银作为通货,与铜钱同时使用。这是我国金银货币史上的一个重大发展。
元、明两代是白银逐步确定其货币地位的重要时期。还在元统一全国前,元世祖至元三年(1266年),根据诸路交钞提举杨湜的提议,开始铸行“文以元宝”的五十两银锭,以后元丞相伯颜在至元十三年(1276年)灭南宋回军扬州后,以搜刮来的白银销铸为五十两一锭的“扬州元宝”。称银锭为“元宝”,即由元初开始。据专家分析,其当初的含意,大约作“元朝的宝货”来解释,但以后,却成为金银锭的一种通称,如金元宝、银元宝,而没有了其当初的意思。根据出土实物看,元代五十两重的银元宝,长约138毫米,重约1922.1克,正面铸有年号、重量等,背面则为很大的阴文“元宝”两字。
明初虽曾一度大量使用纸币,但明英宗(1436年)即位开始,公开使用白银。白银作为一种正式的货币并取得较为完备的功能与形制,可以说是从明代开始的。明代用银承袭元制,银元宝大的每锭五十两,小的重量不等,上面一般都铸有铸造地名、重量以及银匠姓名等。其形制与元代的不同,两头翘起,中间凹入,如船形,两边呈弧形。
清代是我国用银发生重大变化的一个朝代。清初承袭明制,银元宝大的重五十两,中等的十两,小的从一两到五两不等,俗称"小锞",零碎的银子称“碎银”。从我国开始用银以来,都是以重量计值的,故有“银两”之称。使用时要经过称重和折算,手续烦琐,很不方便。但自明末以来,外国银元逐步流入国内,并以其形式划一、换算简便而使用日广,并影响到我国的用银形制,促使其从‘银两”向“银元”转化。
早在清乾隆年间,鉴于印度及尼泊尔银币流入西藏及深入到四川、云南等地,清政府决定在西藏设立宝藏局,并于1793年铸行“乾隆宝藏”银币。该币正面为汉文,背面为同义的藏文,按重量分大中小三种,大者重一钱五分,中者一钱,小的重五分,而以中等的居多,但成色都很高。
“乾隆宝藏”是我国最早正式流通的银币,只是其流通范围还不广,只限于西藏地区,故影响不大,但它确实是我国新式货币的一个开端,也开了以后银币的先河。嘉庆、道光年间也曾先后铸行了“嘉庆宝藏”、“道光宝藏”。
在机制银币铸行以前,清末还曾出现过许多圆形的银饼,如铸行于道光年间的漳州军响银饼、咸丰年间由上海三家银号分别铸行的上海银饼、光绪年间在湖南铸行的湖南银饼等。
光绪十年(1884年)吉林将军希元为抑制物价、稳定市场,开铸了一套机制银币共五枚,币值分别为一两、七钱、半两、三钱、一钱,正面中央有篆书“光绪十年吉林机器官局监制”十二个字,背面为满、汉文纪值文字。因没有得到清政府的批准,这套银币未能进入流通领域。
银币大规模的铸行与广泛流通,始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所铸广东省银币。该币正面为“光绪元宝”四字,背面有“广东省造”及纪值文字‘库平七钱三分”,俗称“七三”翻版。次年,广东省又改铸出七钱二分银币,俗称“龙洋”。龙洋的铸行,引得其他备省纷纷仿效,陆续铸行各自的银币。
光绪十九年(1893年)湖北省于武昌设银元局,开铸银币;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北洋机器局试铸、次年正式开铸北洋银币,以后北洋机器局先后改称“北洋造币厂”、“造币总厂”,也都铸有银币;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福建省开铸银币;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四川省开铸银币;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江苏省开铸银币,同年安徽省也开铸银币;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奉天省(今辽宁省)开铸银币;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奉天造币厂铸行东三省银币,同年云南省也铸行银币。这些各省铸造的银币,除地名及某些细节外,均仿制龙洋,其形制与龙洋元大的区别。
各省的铸行银币,一时使银元大为流行,然各省所铸银元在重量和成色上却很不一致,同时其流通也有很大的地方性,由此又带来一些新的不便与混乱。鉴于此,宣统二年(1910年)清政府颁布币制则例,正式确定以银元为本位币,以“元”为单位,由中央统一铸行,各省不得自由铸造,每枚银元重七钱二分,成色为百分之九十,含纯银量为六钱四分八厘。同年试铸统一的“大清银币”,分一元、五角、二角工分、一角四种,次年由天津造币总了正式开铸“大清银币”,分一元、五角、二角、一角四种。
一元大清银币的正面,中央为汉文“大清银币”四字,上、下部分别为满、汉文“宣统三年”四字,左右边缘有束花一对;背面中央为汉字“壹元”二字,环以蟋龙,下部边缘有英文“ONEDOLLAR"(一元)从币面看,大清银币雕刻细致,铸造精良,不失为上乘之作。
清代覆亡后,民国初年曾继续使用大清银币,直到民国三年(1914年)袁世凯颁布中华民国国币条例,宣布继续实行银本位制,以银元为“国币”,并下令收回旧币改铸新币,以使成色划一,由此币制逐步走向统一。因新铸银元铸有袁世凯头像,故俗称“袁大头”。以后国民党政府于1933年正式宣布废两改元,废除银两制度,实行以元为单位的银本位制,同年开铸正面为孙中山头像、背面为帆船图案的新银元,俗称“船洋”。但很快,由于各种原因,国民党政府又于1935年宣布实行法币政策,禁止各种银币流通,而代之以法币(由国民党政府授权的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所发行的钞票),由此银本位币制宣告中止。扩展阅读
-
纸币 铜钱 金元宝 银元宝 银元 银子 布币 圆钱 交钞 银饼 银币 俑 宝藏 银锭 道光年间 汉代 乾隆年间 雕刻 仿制 光绪年间 唐代 元朝 马蹄金 银铤 金代 战国 南宋 民国 阴文 印度 安徽 光绪 安徽省 白银 半两 仓 钞 钞票 称量货币 成色 橙 出土 船洋 春秋 春秋战国 大清 锭 法币 帆船 方孔圆钱 废两改元 福建省 光绪元宝 广东省 晷 汉字 笏 黄金 货币 江苏省 金币 金银币 库平 麟趾金 龙洋 马蹄 尼泊尔 束腰 四川省 琐 五铢 银本位制 元世祖 袁大头 云南省 胄 篆书 银笏 金五铢 小锞 袁世凯 元代 嘉庆 明初 扬州 清初 战国时期 汉文 藏文 伯颜 咸丰 道光 五十两 明英宗 宣统 明代 乾隆 孙中山 龙 笄 元宝 牖 牍 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