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杂项收藏 > 漆器 > 漆器
清雍正浑金漆花卉纹圆盒档案
时间:Aug 02人围观
本文是关于清雍正浑金漆花卉纹圆盒的藏品赏析和鉴宝档案,包括和藏品相关的浑金,金漆,花卉,两色金,团花,缠枝,缠枝莲,折枝,阴刻,《髹饰录》,彩金象,彩金象描金,描金,填漆等扩展内容,还包括藏品的高清图片,工艺,材质,来源,尺寸和详细介绍。
藏品名称:清雍正浑金漆花卉纹圆盒
所在藏馆:北京故宫
估价价格:馆藏文物,暂无估价。
文物来源:清宫旧藏。
文物类别:漆器
藏品年代:清雍正
材质:木
功能:圆盒
款识:雍正年制
尺寸:高11.5厘米,口径22.8厘米,足径17.9厘米
清雍正浑金漆花卉纹圆盒档案:
盒圆形,平顶,弧壁,圈足,盖与盒以子母口相合。器表以两色金漆髹饰而成,深色做地,浅色绘图。盖面中心饰大花一朵,其周边呈放射状八出枝叶,并蔓卷着延至边沿,每两条枝叶间又绘团花一朵,形成环绕的构图形式。花纹轮廓均用纤细的黑漆勾勒。此为装饰性图案,沿袭的是康熙朝的风格。上下边壁各饰对称的缠枝莲花四朵。里为红漆洒金。外底中心绘折枝双桃,其上方横行阴刻填蓝“雍正年制”楷书款。
浑金漆为我国传统的髹漆技法之一,明代已有之,但目前尚未见到实物。浑金漆的做法是以一色金漆做地,另一色金漆饰花纹,然后在金色花纹上再用黑漆勾描纹理,这两种做法在《髹饰录》中分别称为“彩金象描金”和“黑漆里描金”。这件漆盒的做法与文献记载正相符合。档案中记载,雍正时期仿洋漆的制作量最大,其次是描彩漆,再次是填漆,浑金漆的制作量最小。故宫博物院所藏的这种圆盒共8件,从品相上看,是一次性完成的活计。此外还有三件,在工艺、款识以及里子的装饰上都与之完全相同,只是器表的花纹为蝙蝠寿字,尺寸略小而已。遗憾的是在清宫活计档的漆作中没有找到与它们相对应的制作记录,但毋庸置疑,它们确实是仅存的雍正朝浑金漆的代表作品。
扩展阅读:
浑金:在器物周身贴金箔的做法。“浑”为浑然一体之意。
金漆:家具上常用的金漆为《髹饰录》所谓的“罩金漆”,其工艺为在木胎漆地上贴饰金箔,上面再罩透明漆。
花卉:古建筑彩画绘画的一种题材。清代中期之前多画绿叶子花卉,清代晚期画黑叶子花卉。
两色金:油饰彩画时,将同一构件上需要沥粉贴金的两个部位分别贴以库金和赤金两种不同成色金箔的做法。
团花:中国传统纹饰之一。凡呈圆形的图案谓团花,常见的有团龙、团鹤、团螭、团花蝶等。
缠枝:中国传统装饰花纹之一。所绘花朵系以植物的枝干或蔓藤作骨架,枝叶相互缠绕,构成四方连续或二方连续的图案,统一中寓变化。有缠枝莲、缠枝菊、缠枝牡丹和缠枝宝相花等多种纹样。
缠枝莲:中国传统装饰花纹形式之一。其绘花朵上下周转,枝叶相互缠绕成图案形式,有缠枝莲、缠枝菊、缠枝牡丹等。以莲花为主题者,称缠枝莲。莲花是随佛教的传入而在中国的工艺品上流行开的。魏晋南北朝时佛教艺术在中国大为盛行,莲花便作为佛的象征而广泛出现在中国的工艺品上。南北朝时瓷器上的莲花瓣装饰十分普遍,成为这一时期瓷器装饰的标志性的纹样。此后,莲花就成为瓷器装饰中最普遍的纹样之一。
折枝:花卉画的一种。画花卉不写全株,只画从树干上折下来的部分花枝,故名。有折枝梅、折枝莲、折枝牡丹、折枝果实等。
阴刻:阴刻:将图像、文字以凹陷形式雕刻。
《髹饰录》:我国现存唯一的一部古代漆工专著,明代隆庆年间(1567—1572年)安徽新安平沙黄成所著。全书分乾、坤两集,共十八章一百八十六条。《乾集》讲制造方法、原料、工具及漆工的禁忌;《坤集》讲漆器分类及各个品种的形态。这是一部专业性很强的工具书,为古代漆器的定名和分类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彩金象:用深浅不同的金箔装饰云纹的作法,有库金、苏大赤、田赤金等不同色彩。
彩金象描金:漆器描金工艺之一。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箔,如田赤金、苏大赤金、库金等颜色不同的金箔分贴不同的花纹,使花纹金色深浅不一,呈现出色泽不同的变化,犹如绘画中的设色,《髹饰录》中称之为“彩金象描金”。
描金:瓷器装饰手法之一。其工艺是以毛笔蘸调和好的金粉,在烧好的瓷器上描绘图案花纹,然后入炉经低温烘烧而成。描金创烧于北宋定窑,南宋人周密《志雅堂杂钞》记载:“金花定碗用大蒜汁调金描绘,然后再入窑烧,永不复脱。”用大蒜汁调和金粉是利用其天然的粘性。明清的景德镇御窑厂亦常用描金装饰颜色釉瓷器,如著名的宣德鲜红釉描金器、弘治黄釉描金器、乾隆窑变釉描金器等。
填漆:填彩漆,即在漆器表面阴刻出花纹后,用不同的色漆填入花纹,干后将表面磨光滑。
上述就是关于清雍正浑金漆花卉纹圆盒的详细介绍,使用“鉴宝档案”网站的顶部搜索功能可以查询到更多类似文物、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