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陶器 > 陶俑 > 陶俑
陶俑特征的鉴别
时间:Aug 25人围观
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在开始烧制陶器的同时,就已经出现用泥捏塑的人体、狗、羊、猪、鸡等各种陶雕艺术品。陶俑在古代陶塑艺术品中占有重要位置,它不仅仅是一种艺术,也是研究古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实物资料。
在中国奴隶制社会的殷商时期,多数是用活人殉葬。到了战国时期,随着奴隶制的崩溃,封建制度的确立,殉人制度随之衰落,用俑殉葬的习俗开始兴起。在墓葬中出土了大量木俑、铅俑和陶俑。秦汉两朝,“似是人生”的殉葬陶俑,广泛流行,直至唐宋。
秦始皇陵出土的七千兵马俑,气势宏伟壮观,令人惊叹叫绝,举世闻名。山东出土的有陶乐舞杂技俑,四川出土的陶说唱俑,河南出土的有技乐俑、舞蹈俑、六博俑等。汉代晚期,出现了大量的动物陶塑,如陶马、陶牛、陶猪、陶羊、陶鸡、陶鸭、陶狗等。这些动物陶塑形象真实,栩栩如生,是一批富有特色的艺术品。
商周时期的陶俑雕塑,给人以朴拙疏略的感觉,具有稚童作品风格,处于雕塑艺术的初级阶段。春秋战国时期人体雕塑,简括粗犷,生动逼真。秦代对人体和各种动物的塑造,已经达到了准确写实的娴熟程度。
汉代陶俑特别是杂技俑,有倒立、弄壶、耍杖、冲狭、飞剑、跳丸,其造型优美,动作滑稽可爱,对我国现在杂技艺术的发展,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隋唐时期的陶俑,以它优美生动的造型吸引着人们的情趣,与众所周知的唐三彩雕塑工艺,在我国及世界艺术史上,都占有重要位置。
它虽不同于佛教石刻造像,却与之异曲同工,并驾齐驱;它虽不同于绘画艺术,却也是隋唐时期社会生活的美丽画卷。
杂剧俑,焦作市西冯村元代墓出土,俑高33厘米,灰色,头戴圆帽,身着长袍,腰间束带,足登尖靴。左腿大步前迈,右足登地,双手交叉于胸前。粗眉大眼,张口吐舌,做滑稽表演状。俑身原涂有彩色,现已脱落。
仿制古代陶俑者甚多,其方法是利用真陶俑翻制模具,用当代古人曾用之原土,制成各种不同形态的陶俑,埋入地下,使其生有土锈,或用龙须菜熬成极稀的水,刷在陶俑上,再撒上原土,屡刷屡撒,数十次后,与墓中出土者完全相似,即使内行也很容易走眼。古代陶俑,必有土锈,且土锈与原物凝结为一体,很难刮掉。而作伪者,用手指就可刮去,若系用白矾作伪者,用舌一舔,亦可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