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瓷器 > 窑口 > 同安窑 > 同安窑
同安窑的历史,同安窑瓷器特点,同安窑的典型瓷器
时间:Nov 21人围观
同安窑位于福建省同安县。该窑以烧青瓷为主,兼烧青白瓷器。器型有:碗,内外有细线条划花及篦纹,碗心有凹窝,碗外刻划六七组垂直复线纹,还有的碗是刻二方与连续花卉,圆窝内划花一朵,还有碗内划四组任意纹;炉,有浮雕莲纹承座敞口式,刻划莲纹圆足直筒式;还有瓶、罐等等,烧瓷品种有青瓷及青白瓷两大类,主要产青瓷,出土标本绝大部分为碗,此外还有盘、碟、洗、炉、瓶等器皿。
同安窑瓷器在福建及邻近地区墓葬及古遗址里极少出土,但在亚洲一些国家却出土不少,证明同安窑是一处专烧外销瓷的瓷窑,它是在我国瓷器大量外销之后,应运而生的众多瓷窑之一。
同安窑受浙江龙泉窑影响以刻花篦划或篦点纹青瓷最为明显,带此类装饰的碗是同安窑的主要产品,也可说是同安窑最富代表性的产品。目前在闽南地区的南安、闽侯、莆田、安溪和厦门等窑址里都发现有同类装饰的青瓷,它们大体都在宋元时期,具有相似的风格;而龙泉窑此类装饰的青瓷碗的流行时间则比同安等窑为早。浙江省文物考古所于1979~1980年在发掘龙泉县道太区大白岸窑群时,发现这类装饰的碗出于最下层,它的相对烧造时间约在北宋后期,而同安窑此类碗则流行于南宋至元;龙泉胎土淘练较细,胎体烧结程度比同安窑好,烧成温度也比同安窑高,龙泉南与福建浦城、松溪两县接壤,松溪窑宋代青瓷的刻花篦划菊瓣纹与龙泉窑同类装饰也十分相似,可明显看出龙泉窑刻花篦划篦点装饰对福建青瓷产生很大影响。
入元以后,同安窑仍然受龙泉窑影响,窑址出土的菊瓣盘和印花双鱼盘可以看到这种迹象,同安窑菊瓣盘制作草率,菊瓣疏密长短不等,不如龙泉窑模印效果好;双鱼纹均为阴文,鱼的姿态也不如龙泉窑活泼,虽然两窑都用印模,但龙泉窑的双鱼是用阴模脱坯后贴于盘上,鱼形凸出,立体感强,装饰效果也比同安窑阴文者为好。
同安窑青瓷的釉色多为青黄色,在氧化焰中烧成,也有呈青绿色的,则是在还原气氛中烧成,胎比较坚硬,但青黄釉器脂的坚硬程度明显不如青绿釉。
同安窑青瓷装饰具有福建地区特色,一般多在盘、碗等器物的里部刻两组花草纹饰,空间用篦状工具或横划或直印,横划者呈篦状复线,直印者呈并排的篦点,它们使用的是一种简单的工具,而产生的效果截然不同;在器物的外部则多饰以直线或斜线纹,有的刻成菊瓣纹;多数的为复线篦划纹,篦划纹有宽有窄,宽篦划纹有七八条甚至十一二条复线,窄篦划纹则只有几条复线。碗有多种式样,碗心于修坯时旋成一个圆形的凹窝,这是同安窑碗器的特征。
印花装饰在同安窑仅发现有于碗心印阴纹小鹿,鹿头有的向左,有的向右,前足作跪卧状,似描写小鹿卧乳姿态,这种印鹿纹的碗,里部仍饰刻花篦点纹,外部饰以篦划复线。
同安窑青白瓷是宋烧制的另一釉色品种,釉色有青白、黄白和灰白之分,但胎都洁白而坚致,釉色不同是由于在窑炉中垛放的窑位不同,承受窑温有高低之差,烧成结果也不一致。这种现象在其他地区青白瓷窑几乎都有类似情况,景德镇窑也不例外。同安窑青白瓷碗的装饰与青瓷碗大体相同,一种外部光素无纹的小盏,盏内仍饰以刻花篦点纹。
炉有两种形式:一种炉为敞口,炉外部饰以浮雕莲花瓣,炉下部为一喇叭形座,上下相对称,这种浮雕莲瓣纹炉福建地区宋墓之中常有出土;另一种炉为直筒形,下有圈足,炉外刻划莲瓣纹装饰,此式炉的烧制时间较前者稍晚。
江南地区青白瓷系是在景德镇影响之下形成的,同安窑的青白瓷器物中有敞口、小足盏,盏里均刻花篦点纹,这种盏景德镇盛于北宋后期,同安窑应较景德镇稍晚。同安窑青白瓷碗有底部满釉者,用覆烧法,其烧制时所用的器具均受景德镇窑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