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织绣 > 织绣

清末余兆熊款漳绒织邓尉图卷档案

时间:Jun 05人围观

本文是关于余兆熊款漳绒织邓尉图卷的藏品赏析和鉴宝档案,包括和藏品相关的漳绒,太湖,地子,渲染,手卷等扩展内容,还包括藏品的高清图片,工艺,材质,来源,尺寸和详细介绍。

余兆熊款漳绒织邓尉图卷

藏品名称:余兆熊款漳绒织邓尉图卷

所在藏馆:北京故宫

估价价格:馆藏文物,暂无估价。

文物来源:清宫旧藏。

文物类别:织绣

藏品年代:清末

材质:漳绒

功能:图卷

款识:余兆熊

尺寸:纵61厘米,横601厘米。

余兆熊款漳绒织邓尉图卷档案

图卷以漳绒的手法织成,表现江苏镇江邓尉山一带的风景名胜。画面依次展现虎山河、虎山、山下寺庙、虎山桥、光福镇、湖中渔民、光福山和山上的玉帝阁、光福塔及对岸远山之武庙墩。通过竹行桥,可看到太湖、菱塘案,与菱塘案相接的高山上林木茂密,钟楼、大殿、还元阁高耸,最后表现的是邓尉山。整幅图卷景象宏阔壮观,气势磅礴。款署“余兆熊”。

漳绒产于福建漳州,有素、花漳绒之分。花漳绒是将部分绒圈按花纹割断成绒毛,形成所需要的花纹图案。此图卷属于花漳绒,以未割的绒圈作地,地子为竖织横用,图中的山水桥梁、庙宇殿阁、钟楼古塔等则是将绒圈按物象的线条割开而制,割开后的绒毛光亮,与未割绒的地子形成反差。画面又以墨笔渲染,形成水墨画的效果。这是目前所见漳绒作品中最长的一幅手卷。

扩展阅读:

漳绒:一种起绒丝织物,因福建漳州是其著名的产地而得名。其织法是先用起绒杆将经线织成毛圈,然后在织物上绘花,再根据需要把图案处的绒圈割断,形成紧密簇立、色泽柔和的绒毛,利用绒圈与绒毛的不同纹理显现花纹,具有花、地光度反差较强的装饰效果。

太湖:太湖,在江苏吴县西南,跨江苏、浙江二省,景色优美,湖中小山甚多,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也是中国文人山水画家经常表现的题材。

地子:所谓地子是指青铜器长期埋藏地下,受多种腐蚀因素影响,在器物表面生成的一层不同色泽的致密的腐蚀光膜,是鉴别古代青铜器的重要标志之一。常见地子有黑漆古、绿漆古、鸡骨白、反铜地、水银浸地等。

渲染:中国画技法之一,属辅助性用笔,为突出形象之用。“渲”是在皴擦处略敷水墨或色彩,“染”是用大面积的湿笔在形象的外围着色或着墨,烘托画面形象。

手卷:中国传统绘画装裱形式之一种,自右向左横向展示,便于案头观赏。

上述就是关于余兆熊款漳绒织邓尉图卷的详细介绍,使用“鉴宝档案”网站的顶部搜索功能可以查询到更多类似文物、藏品。

扩展阅读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