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织绣 > 织绣
清晚期刺绣风景插屏档案
时间:Sep 25人围观
本文是关于清晚期刺绣风景插屏的藏品赏析和鉴宝档案,包括和藏品相关的插屏,透视,五彩,螺钿等扩展内容,还包括藏品的高清图片,工艺,材质,来源,尺寸和详细介绍。
藏品名称:清晚期刺绣风景插屏
所在藏馆:北京故宫
估价价格:馆藏文物,暂无估价。
文物来源:清宫旧藏。
文物类别:织绣
藏品年代:清晚期
材质:织绣
功能:插屏
款识:无
尺寸:纵35厘米,横41厘米
清晚期刺绣风景插屏档案:
此插屏屏心画面以透视学原理表现山野、林木、川流的层次感和立体感。其运针已完全摆脱了中国传统刺绣套路的限制,针法不再工整规矩,而是用长短不一的针脚以直线掺和绣成。色丝的粗细曲直及色彩、针法等完全由刺绣作者按画稿所需而定,针脚不需按物象丝理排列。织作者巧妙地利用乱针绣丝线的长短和排列错综不一所呈现的质感和光泽来表现物象的远近虚实。近看时,这种绣法好似长短不一,针脚凌乱堆砌,远看则有油画晦明变化的效果。云蒸霞蔚的远山,葱郁繁茂的林木,甚至川流上的雾霭都表现得非常真切。这种“仿真绣”艺术表现是晚清刺绣艺术家沈寿(1874—1921年)在考察了日本美术教育后,将西方油画的素描技法巧妙地运用到传统刺绣艺术中创造的,使中国传统的刺绣技艺得以发展。
插屏边饰米色朵花锦,配以黑漆边框及紫檀嵌五彩螺钿插座。这种中西结合的案头陈设品鲜见于清代宫廷旧藏的工艺品中。
扩展阅读:
插屏:插屏属于带座屏风的一种,通常由屏框、屏心、站牙、立柱、绦环板和抱鼓墩组成。插屏的屏心分为正面和背面,正面多用木雕镶嵌、牙雕镶嵌、髹漆描金等装饰手法刻画山水、人物、风景等内容,极为美观,背面一般镶嵌诗句,或为素板。这种屏风在明清两代风行一时,在清宫帝王和后妃的寝宫中随处可见。
透视:绘画造型术语,以近大远小的规律科学地展示人物和景物的空间关系和远近层次,达到与现实生活的一致,成为写实绘画的基本法则。
五彩:彩瓷品种之一。“五彩”意为多彩,且一般来说,其中必含红彩。在已高温烧成的白瓷或已绘局部图案的青花瓷上以红、绿、黄、紫、黑、蓝等彩描绘图案纹饰,再经彩炉低温烧成。再配以其它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按生产工艺之不同,通常人们将五彩分为釉上五彩和青花五彩两大类。五彩是在宋、元釉上加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明宣德时已有五彩,但明代釉上彩以红、绿、黄三色为多,嘉靖、万历时期的官窑釉上彩瓷,以釉下青花和釉上多种彩相结合,称青花五彩。清康熙朝发明了釉上蓝彩、金彩和光亮如漆的黑彩,使釉上五彩成为彩瓷的主流。自雍正朝始,粉彩盛行,五彩只作为仿古瓷少量生产。五彩烧成温度略高于粉彩,不如粉彩般有柔软感,故又称“硬彩”或“古彩”。
螺钿:中国传统装饰工艺之一,即指将螺、贝、蚌等软体动物的体壳加工成薄片,刻划并拼组成花草、人物、鸟兽等纹样,镶嵌于漆、木等器物表面的装饰技法,也作“螺甸”、“螺蜔”、“螺填”、“陷蚌”等。其起源甚早,在陕西、河南、北京等地发掘的西周墓葬里都出土过镶嵌蚌泡的漆器,有的学者认为这就是螺钿工艺的滥觞,目前所见比较成熟的螺钿器物是出土于唐墓内的漆背螺钿铜镜和收藏在日本奈良正仓院的螺钿玳瑁八角盒、螺钿紫檀琵琶等。宋代的螺钿器物比较普遍,《髹饰录》所记的“壳片古者厚而今者渐薄”的薄螺钿(或称软螺钿)工艺,一般认为就是在此时开始出现,并逐渐占据主流位置,同时厚螺钿(或称硬螺钿)工艺也并未消失,在大型家具的装饰中还形成独特风格。元明时期,螺钿工艺所使用的贝壳品种更为丰富,加工更为精细,发展出加彩漆、描金、金箔、金银嵌错和加“沙”(即撒壳屑)等辅助手法,创造出五色斑斓的效果,正如《髹饰录》所言:“百般文图,点、扶、钩、条,总以精细密致如画为妙。”至17世纪,螺钿工艺达到高峰,产生了江西吉安等主要产地,涌现出江千里、方信川等著名匠人。入清后,薄螺钿工艺进一步向轻巧细致发展,受嵌器物的材质也趋于多样,除漆、木外,玉石、象牙、金属等都有嵌螺钿装饰的实例。清中期以后,螺钿作为百宝嵌工艺中诸多镶嵌材料的一种,往往与宝石、玉翠、象牙等共同出现,单独的螺钿器反而少见了。清代螺钿工艺产地可能集中在扬州、广州等地,内廷造办处也能制作,名匠见诸记载的则有王国深、卢映之、卢葵生等人。
上述就是关于清晚期刺绣风景插屏的详细介绍,使用“鉴宝档案”网站的顶部搜索功能可以查询到更多类似文物、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