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织绣 > 织绣

清光绪明黄色绸绣五彩云蝠八仙双喜金龙纹女龙袍档案

时间:Mar 03人围观

本文是关于清光绪明黄色绸绣五彩云蝠八仙双喜金龙纹女龙袍的藏品赏析和鉴宝档案,包括和藏品相关的五彩,八仙,龙纹,大襟,鎏金,錾花,吉服袍等扩展内容,还包括藏品的高清图片,工艺,材质,来源,尺寸和详细介绍。

清光绪明黄色绸绣五彩云蝠八仙双喜金龙纹女龙袍

藏品名称:清光绪明黄色绸绣五彩云蝠八仙双喜金龙纹女龙袍

所在藏馆:北京故宫

估价价格:馆藏文物,暂无估价。

文物来源:清宫旧藏。

文物类别:织绣

藏品年代:清光绪

材质:绸

功能:女龙袍

款识:无

尺寸:身长138厘米,两袖通长180厘米,袖口宽22厘米,下摆宽88厘米

清光绪明黄色绸绣五彩云蝠八仙双喜金龙纹女龙袍档案

龙袍为清代皇后吉服之一,主要用于重大吉庆典礼及各种时令节日等场合。这件龙袍式为:圆领,大襟右衽,马蹄袖,裾左右开,缀铜鎏金錾花口五枚。

在清代帝后服饰中,后妃的吉服袍是最能表达穿用意义的一款服装。它可根据不同场合的需要,增减或变换身上的色彩和纹样。从这件饰有彩云金龙八仙双喜纹女龙袍上即可看出,它是清代光绪皇后在其大婚庆典期间穿用的一件服装。

扩展阅读:

五彩:彩瓷品种之一。“五彩”意为多彩,且一般来说,其中必含红彩。在已高温烧成的白瓷或已绘局部图案的青花瓷上以红、绿、黄、紫、黑、蓝等彩描绘图案纹饰,再经彩炉低温烧成。再配以其它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按生产工艺之不同,通常人们将五彩分为釉上五彩和青花五彩两大类。五彩是在宋、元釉上加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明宣德时已有五彩,但明代釉上彩以红、绿、黄三色为多,嘉靖、万历时期的官窑釉上彩瓷,以釉下青花和釉上多种彩相结合,称青花五彩。清康熙朝发明了釉上蓝彩、金彩和光亮如漆的黑彩,使釉上五彩成为彩瓷的主流。自雍正朝始,粉彩盛行,五彩只作为仿古瓷少量生产。五彩烧成温度略高于粉彩,不如粉彩般有柔软感,故又称“硬彩”或“古彩”。

八仙:“八仙”乃古代神话传说中的8位神仙:铁拐李、汉钟离、蓝采和、张果老、何仙姑、吕洞宾、韩湘子与曹国舅。

龙纹:陶瓷器装饰纹样之一种。明、清两代是陶瓷器以龙纹为装饰的全盛时期,主要采用釉上、釉下彩绘方法,亦有印花、刻划等工艺。龙的体态有较多变化,常见有云龙、戏珠龙、海水龙、螭龙、行龙、立龙、正面龙、侧面龙、夔龙等。

大襟:服装开襟形式之一,衣襟开于衣服的右侧。

鎏金:古代金属工艺装饰技法之一。近代称“火镀金”。此术在春秋战国时已出现。汉代称“金涂”或“黄涂”。鎏金是将金和水银合成金汞剂,涂在铜器表面,然后加热使水银蒸发,而金则附着于器面不脱落。

錾花:我国古代金工传统工艺之一。用小锤敲击各种大小不同的金属錾子,在金属表面留下錾痕,形成各种不同的纹理,使单一的金属表面产生多层次的立体装饰效果。此种工艺始于春秋晚期,盛行于战国,至今依然为匠师们沿用。

吉服袍:吉服袍,包括龙袍和蟒袍,在皇帝生日、年节等喜庆日子穿用。龙袍惟皇帝可穿用,列十二章,绣金龙九条,间饰五彩云蝠,下摆饰八宝立水,款式为圆领右衽大襟,四开裾,马蹄袖口,窄袖加接袖。蟒袍为皇太子、皇子、亲王及亲王世子穿用,又称花衣,饰四爪蟒九条,依等级分别用杏黄、金黄、石青等色地。

上述就是关于清光绪明黄色绸绣五彩云蝠八仙双喜金龙纹女龙袍的详细介绍,使用“鉴宝档案”网站的顶部搜索功能可以查询到更多类似文物、藏品。

扩展阅读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