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织绣 > 织绣

清道光石青色绸绣缉米珠云龙双喜字纹绵朝褂档案

时间:Feb 16人围观

本文是关于清道光石青色绸绣缉米珠云龙双喜字纹绵朝褂的藏品赏析和鉴宝档案,包括和藏品相关的缉米珠,对襟,珊瑚,背云,套针,平针,打籽,平金,织金,杂宝纹,织金缎,捶鍱,折枝,红宝石,鎏金,錾花,缉线,缉线绣,织造等扩展内容,还包括藏品的高清图片,工艺,材质,来源,尺寸和详细介绍。

清道光石青色绸绣缉米珠云龙双喜字纹绵朝褂

藏品名称:清道光石青色绸绣缉米珠云龙双喜字纹绵朝褂

所在藏馆:北京故宫

估价价格:馆藏文物,暂无估价。

文物来源:清宫旧藏。

文物类别:织绣

藏品年代:清道光

材质:绸

功能:朝褂

款识:无

尺寸:身长139厘米,肩宽40厘米,下摆宽122厘米,左右开裾长83厘米

清道光石青色绸绣缉米珠云龙双喜字纹绵朝褂档案

朝褂圆领,对襟,无袖,裾左右开,后背垂明黄绦饰珊瑚珍珠喜字纹背云。此朝褂在石青色绸地上以二至四色晕,兼用串米珠工艺和套针、平针、打籽、平金等针法缉绣彩云白龙双喜字蝙蝠及海水江崖等纹样。褂内衬红色四合如意云团龙寿字纹织金绸里,内薄施丝绵。襟缘饰石青色团龙杂宝纹织金缎,内缀金捶鍱折枝花嵌翡翠、红宝石金板,中间以珍珠、珊瑚排珠相连,缀铜鎏金錾花扣五。

此为皇后礼服。朝褂打破了清代传统用缉线绣勾边的装饰手法,对龙身轮廓施以打籽绣加以表现,其层次厚重的质感增强了纹样的艺术表现力。此褂是清乾隆朝以外故宫现仅存的一件金板嵌宝石珠绣服饰,为清道光朝织造。

清道光石青色绸绣辑米珠云龙双喜字绵朝褂细部纹饰

图片内容:清道光石青色绸绣辑米珠云龙双喜字绵朝褂细部纹饰

扩展阅读:

缉米珠:又称串珠绣,是将宛如米粒大小的珍珠、珊瑚珠钻孔,用丝线穿起来,按所需纹样,依次钉在绸或缎地上。

对襟:服装开襟形式之一,衣襟于前身正中竖直对开。

珊瑚:珊瑚是由生长在海里的一种低级腔肠动物珊瑚虫分泌出来的大量石灰质堆积而成,多呈树枝状,断面有同心层状花纹。其化学成分为碳酸钙,主要以方解石的形式出现,硬度为3.5—4,比重为2.60—2.70。不耐酸碱。珊瑚主要有红、白、绿、紫等颜色,其中以颜色纯正的红珊瑚为上品。珊瑚质地细腻柔韧坚实,可用来雕刻工艺品或镶嵌首饰,还可入药。在亚洲,珊瑚的主要产地在日本到台湾一线海域,海南岛及西沙群岛亦有出产。清代,一、二品官员的顶戴都是用红珊瑚制成。

背云:朝珠佛头塔的顶端常用阔丝带系缀一块宝石大坠子,大坠子下还垂有一块宝石,佩戴朝珠时垂于背后,称之为“背云”。

套针:苏绣主要针法之一。始于唐代,盛于宋代,至明清时期更为发展,流传很广。根据纹样表现效果,可分平套、集套、散套等。一,平套针法。根据纹样分皮绣制:第一皮出边,外缘齐整;第二皮称“套”,用一针隔一针的稀针嵌入第一皮线条的中间,要罩过第一皮的十分之八;第三皮与第二皮线条长短相同,每针嵌入第二皮线条的中间,并要与第一皮线条的尾端衔接。各皮依此类推,绣到纹样边尽处。针脚要齐整,丝丝相夹,使镶色和顺,绣面平服。二,集套针法。大致与平套相同,由于集套用于绣圆形纹样,绣时第一皮出边要外缘齐整,向内长短参差,外缘排针略稀而内较密,每一针都要对着圆心,最后一皮的针迹集中于圆心,近圆心处要藏针,越近圆心藏针越多,直到绣满为止。三,散套针法。是苏绣欣赏品中最常用的针法,亦是运用最广泛的针法之一。其主要特点是第一皮出边外缘整齐,排针密,内则长短参差。

平针:刺绣基本针法之一,是各种针法的基础。平针是将绣线在纹样内排列均匀整齐,不能重迭,不能露底,拉线轻重一致,达到绣面针脚匀、齐、平、密的艺术效果。

打籽:我国传统刺绣基本技法之一。用线条绕成小粒绣一针,如籽一般。由古老的锁绣发展而来,多用于绣制花心。

平金:用金线在绣面上盘出图案的一种针法。其绣法是用金线、丝线两种线沿纹样外缘逐步向内铺扎而成,金线为铺线,丝线为钉线,行与行之间钉线相互间隔,形成桂花形,直到绣满纹样为止。此种针法在明清时期为京绣、苏绣所常用。

织金:亦称库金,是清代宫廷御用品,因织成后要交清宫内务府存放于缎库而得名。纹饰多为金线织出的显花,但有时也使用银线。不论织金、织银,同属一类品种。织金有织金锦和织金缎之分。

杂宝纹:由古代一些常用的吉祥物所组成的纹饰。通常有珠、钱、磬、祥云、方胜、犀角杯、书、画、红叶、艾叶、蕉叶、鼎、灵芝、元宝、锭等。

织金缎:以缎组织为基础组织,以金线为主体表现,大量用金的丝织品。

捶鍱:用非常薄的金属板,衬以模具,经捶打成型。

折枝:花卉画的一种。画花卉不写全株,只画从树干上折下来的部分花枝,故名。有折枝梅、折枝莲、折枝牡丹、折枝果实等。

红宝石:红、蓝宝石都是以色命名的刚玉类宝石,属三方晶系,单晶呈柱状、桶状或近似腰鼓状,化学成分为氧化铝,硬度为9,密度为3.95-4.40,有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三类,颜色以鸽子红、石榴红最为名贵。主要产自东南亚、印度、澳大利亚、巴西等地。古代,红宝石一直被用作护身符、辟邪符和装饰品。我国清代,红宝石还被用作亲王及一品官的顶戴标志。

鎏金:古代金属工艺装饰技法之一。近代称“火镀金”。此术在春秋战国时已出现。汉代称“金涂”或“黄涂”。鎏金是将金和水银合成金汞剂,涂在铜器表面,然后加热使水银蒸发,而金则附着于器面不脱落。

錾花:我国古代金工传统工艺之一。用小锤敲击各种大小不同的金属錾子,在金属表面留下錾痕,形成各种不同的纹理,使单一的金属表面产生多层次的立体装饰效果。此种工艺始于春秋晚期,盛行于战国,至今依然为匠师们沿用。

缉线:刺绣的技法之一。以龙抱柱线(即在一根强捻的合股线上再缠绕一根强捻的合股线,这种绣线称为“龙抱柱线”)为绣线,再另用一种线把龙抱柱线平钉在底衬之上,或勾边,或绣花,这种刺绣方法即缉线绣。

缉线绣:一种刺绣针法。此种针法多出于北京及沈阳地区,其特点是只用硬的包梗线圈钉出花纹的轮廓线,而不用丝线绣出花纹内部。

织造:官名。明清江南织造官署的主官。掌理织作“上用”和“官用”绸缎布匹事务。明代由提督太监出任。清代选派内务府司官担任,称织造监督。驻江宁(今南京)、苏州、杭州等三处,每处一人。统属于内务府总管大臣,由缎库郎中具体负责考察评定。织造在驻地以钦差官身份出现,与地方最高长官平行;并且充当“圣上”的耳目,密报所在地方官声民情,往往由皇帝亲信出任。

上述就是关于清道光石青色绸绣缉米珠云龙双喜字纹绵朝褂的详细介绍,使用“鉴宝档案”网站的顶部搜索功能可以查询到更多类似文物、藏品。

扩展阅读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