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织绣 > 织绣

清乾隆石青色缎缉米珠绣四团云龙夹衮服档案

时间:Jun 02人围观

本文是关于清乾隆石青色缎缉米珠绣四团云龙夹衮服的藏品赏析和鉴宝档案,包括和藏品相关的缉米珠,衮服,对襟,鎏金,黄纸,五彩,团龙纹,龙纹等扩展内容,还包括藏品的高清图片,工艺,材质,来源,尺寸和详细介绍。

清乾隆石青色缎缉米珠绣四团云龙夹衮服

藏品名称:清乾隆石青色缎缉米珠绣四团云龙夹衮服

所在藏馆:北京故宫

估价价格:馆藏文物,暂无估价。

文物来源:清宫旧藏。

文物类别:织绣

藏品年代:清乾隆

材质:石青色缎面料

功能:衮服

款识:无

尺寸:身长110.70厘米,两袖通长114.40厘米,袖口宽27厘米,下摆宽148厘米

清乾隆石青色缎缉米珠绣四团云龙夹衮服档案

此为清代皇帝的礼服之一。圆领,对襟,平袖,左右及后开裾,缀铜鎏金圆扣五枚。领口系残断黄条,黄纸签墨书:“高宗”、“缎绣缉米珠龙绵金……”。

衮服石青色缎面料,用五彩丝线、金线和米珠在胸、背及两肩绣五爪正面龙四团,并在左右肩分别饰日月二章。在团龙纹样内,间饰五彩流云和红色万字、蝙蝠和寿桃纹,寓意“万福万寿”。龙纹均用小米般大小的白色珍珠绣成,装饰效果立体感强,其工艺之精美独特,在清代帝后服饰中也属稀见,反映出乾隆时期刺绣与装饰工艺的高超和精湛。

清乾隆石青色缎缉米珠绣四团云龙夹衮服后式

图片内容:清乾隆石青色缎缉米珠绣四团云龙夹衮服后式

清乾隆石青色缎缉米珠绣四团云龙夹衮服正龙纹饰

图片内容:清乾隆石青色缎缉米珠绣四团云龙夹衮服正龙纹饰

扩展阅读:

缉米珠:又称串珠绣,是将宛如米粒大小的珍珠、珊瑚珠钻孔,用丝线穿起来,按所需纹样,依次钉在绸或缎地上。

衮服:古代皇帝及上公的礼服。

对襟:服装开襟形式之一,衣襟于前身正中竖直对开。

鎏金:古代金属工艺装饰技法之一。近代称“火镀金”。此术在春秋战国时已出现。汉代称“金涂”或“黄涂”。鎏金是将金和水银合成金汞剂,涂在铜器表面,然后加热使水银蒸发,而金则附着于器面不脱落。

黄纸:又称黄麻纸。即以本色麻纸染以黄檗(又称黄柏,芸香科落叶乔木,皮中有生物碱-小柏碱,既是染料,又是杀虫防蛀剂)树汁而成。古代素以黄色为贵,自魏晋至唐宋时期,染黄纸最为盛行。黄纸多用于写经,也是皇帝书写诏书的常用纸张。科举甲科进士及第者的名单均用黄纸书写,固有“黄甲”、“金榜”之称。殿试时皇帝用黄纸书写而发布的文告又称“黄榜”。近年来在我国敦煌石窟发现的写经大都为黄纸,于此可见我国染纸加工技艺历史之悠久。

五彩:彩瓷品种之一。“五彩”意为多彩,且一般来说,其中必含红彩。在已高温烧成的白瓷或已绘局部图案的青花瓷上以红、绿、黄、紫、黑、蓝等彩描绘图案纹饰,再经彩炉低温烧成。再配以其它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按生产工艺之不同,通常人们将五彩分为釉上五彩和青花五彩两大类。五彩是在宋、元釉上加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明宣德时已有五彩,但明代釉上彩以红、绿、黄三色为多,嘉靖、万历时期的官窑釉上彩瓷,以釉下青花和釉上多种彩相结合,称青花五彩。清康熙朝发明了釉上蓝彩、金彩和光亮如漆的黑彩,使釉上五彩成为彩瓷的主流。自雍正朝始,粉彩盛行,五彩只作为仿古瓷少量生产。五彩烧成温度略高于粉彩,不如粉彩般有柔软感,故又称“硬彩”或“古彩”。

团龙纹:一种身尾卷曲的龙形纹样。此纹饰仅见于西周早期的青铜器上,它存在的时间较短,是青铜器断代的重要依据。

龙纹:陶瓷器装饰纹样之一种。明、清两代是陶瓷器以龙纹为装饰的全盛时期,主要采用釉上、釉下彩绘方法,亦有印花、刻划等工艺。龙的体态有较多变化,常见有云龙、戏珠龙、海水龙、螭龙、行龙、立龙、正面龙、侧面龙、夔龙等。

上述就是关于清乾隆石青色缎缉米珠绣四团云龙夹衮服的详细介绍,使用“鉴宝档案”网站的顶部搜索功能可以查询到更多类似文物、藏品。

扩展阅读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