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陶器 > 紫砂壶 > 紫砂壶
清乾隆宜兴窑紫砂蓝釉加彩缠枝莲大花盆档案
时间:Nov 27人围观
本文是关于清乾隆宜兴窑紫砂蓝釉加彩缠枝莲大花盆的藏品赏析和鉴宝档案,包括和藏品相关的宜兴窑,蓝釉,缠枝,缠枝莲,花盆,描金,回纹,蕉叶纹等扩展内容,还包括藏品的高清图片,工艺,材质,来源,尺寸和详细介绍。
藏品名称:清乾隆宜兴窑紫砂蓝釉加彩缠枝莲大花盆
所在藏馆:北京故宫
估价价格:馆藏文物,暂无估价。
文物来源:清宫旧藏。
文物类别:陶瓷
藏品年代:清乾隆
材质:紫砂
功能:花盆
款识:无
尺寸:高48厘米,口径60厘米,底径40厘米
清乾隆宜兴窑紫砂蓝釉加彩缠枝莲大花盆档案:
花盆板沿,深腹,圈足,底中部有一大圆出水孔,周围围绕四个小孔。内壁光素,外壁深褐色紫砂胎上施彩绘。口沿里侧饰绿彩描金缠枝莲一周,口沿平面饰蓝彩松竹梅,口沿外侧饰蓝彩回纹、如意云头纹各一周。腹绘蓝彩缠枝莲,近底处有变形蕉叶纹。
此盆形体硕大,彩绘精细,所施蓝彩与紫砂胎的深褐色搭配和谐,素雅而不失活泼,它是清乾隆时期皇室栽种大型盆景的理想用品,故宫博物院现藏有4件。
扩展阅读:
宜兴窑:明清时期的陶窑,位于江苏省宜兴鼎蜀镇,以生产紫砂陶而闻名。主要产品是茶具和花盆,其中茶壶的制作最为突出,涌现出时大彬、陈仲美等制壶名家。宜兴窑还烧制仿宋钧的带釉陶器,名宜钧,又名欧窑(明万历时期欧子明所创制)。清时,宜兴窑产品博得皇宫的喜爱,雍正、乾隆皇帝多次传旨对其作品的造型和装饰给予具体指示。
蓝釉:蓝釉属高温石灰碱釉,呈色剂为氧化钴,最早出现于元代,但传世品不多。明、清两代在元代蓝釉的基础上相继创烧出霁蓝、洒蓝、回青、天青、宝石蓝等各色釉。
缠枝:中国传统装饰花纹之一。所绘花朵系以植物的枝干或蔓藤作骨架,枝叶相互缠绕,构成四方连续或二方连续的图案,统一中寓变化。有缠枝莲、缠枝菊、缠枝牡丹和缠枝宝相花等多种纹样。
缠枝莲:中国传统装饰花纹形式之一。其绘花朵上下周转,枝叶相互缠绕成图案形式,有缠枝莲、缠枝菊、缠枝牡丹等。以莲花为主题者,称缠枝莲。莲花是随佛教的传入而在中国的工艺品上流行开的。魏晋南北朝时佛教艺术在中国大为盛行,莲花便作为佛的象征而广泛出现在中国的工艺品上。南北朝时瓷器上的莲花瓣装饰十分普遍,成为这一时期瓷器装饰的标志性的纹样。此后,莲花就成为瓷器装饰中最普遍的纹样之一。
花盆:栽种花草的盆具。宋代最名贵的瓷花盆品种是钧窑专为宫廷烧制的玫瑰紫釉器,通常与花盆托一起使用。明、清两代花盆造型亦很丰富,有葵花式、海棠式、折沿式、长方、正方、六方、八方、椭圆等式,大小不等,以适应不同用途。装饰上主要有青花、五彩、粉彩等品种。
描金:瓷器装饰手法之一。其工艺是以毛笔蘸调和好的金粉,在烧好的瓷器上描绘图案花纹,然后入炉经低温烘烧而成。描金创烧于北宋定窑,南宋人周密《志雅堂杂钞》记载:“金花定碗用大蒜汁调金描绘,然后再入窑烧,永不复脱。”用大蒜汁调和金粉是利用其天然的粘性。明清的景德镇御窑厂亦常用描金装饰颜色釉瓷器,如著名的宣德鲜红釉描金器、弘治黄釉描金器、乾隆窑变釉描金器等。
回纹:家具上常用的纹饰之一,由陶器和青铜器上的雷纹衍化而来,寓意吉利深长,苏州民间称之为“富贵不断头”。在家具上,回纹主要作为边饰,用于边框、牙条、足端或束腰等处。家具上大量采用回纹见于清代。
蕉叶纹:装饰纹样的一种。一端尖锐,一端较宽,作蕉叶的形式。蕉是“芭蕉”的略称,蕉叶即芭蕉叶。
上述就是关于清乾隆宜兴窑紫砂蓝釉加彩缠枝莲大花盆的详细介绍,使用“鉴宝档案”网站的顶部搜索功能可以查询到更多类似文物、藏品。